2019-09-030次瀏覽來源:網絡
近期,技術經紀人大會今天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來自上海、上海、廣東等地的10名優秀技術經紀人獲得表彰,并做了工作經驗交流。就像房產市場需要中介,科技成果要實現產業化,也離不開中介機構和專業人才。記者從會上獲悉,上海市科委近日出臺技術轉移服務激勵政策,對簽訂技術交易合同額500萬元以上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給予補貼;外省市技術經紀人在上海的工作業績達到要求后,可享受包括“直接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在內的戶籍政策。
來自蘇州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優秀技術經紀人朱士童介紹,近三年來,他成功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個,合同金額1198萬元,科技成果轉化后的產值超過2000萬元。海歸上海落戶按照蘇州市政策,他累計獲得32萬元獎勵。在他看來,技術經紀人獲得報酬有三個訣竅:一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信息就是酬金;二是在經紀過程中方式可創新,如在企業中占股;三是發現好的產品可以代理,參與銷售。
上海要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應培養出更多的優秀技術經紀人,讓他們憑借專業知識和信息資源實現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對接。上海市技術轉移協會秘書長成曉建介紹,10年來,本市共舉辦技術經紀人培訓班60期,培養技術經紀人5000多名,培育技術經紀機構128家,形成了一支初具規模的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科創中心意見“22條”發布以來,這支人才隊伍得到了兩大利好政策。
去年11月,市人保局、市科委、市經信委聯合發文,從戶籍政策上對技術經紀人給予激勵:持有《上海市居住證》,在本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中連續從事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滿6個月的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積120分;在本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中連續從事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滿1年,最近3年累計實現1000萬元及以上技術交易額的技術合同第一完成人,申辦本市常住戶口時,持有《上海市居住證》和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的累計年限可以由7年縮短為5年;最近3年累計實現2000萬元及以上技術交易額的技術合同第一完成人,可以由7年縮短為3年;在本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中連續從事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滿2年,最近3年累計實現5000萬元及以上技術交易額的技術合同第一完成人,可以直接申辦本市常住戶口。
今年3月,市科委試點開展度上海市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申報工作,采取后補貼方式激勵技術轉移服務。海歸落戶上海市科委委托第三方組織專家審核,審核通過的,按上年度簽訂技術交易合同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合同額≥500萬元且<1000萬元,補貼2%,最高不超過15萬元;合同額≥1000萬元且<5000萬元,補貼1.5%,最高不超過50萬元;合同額≥5000萬元,補貼1%,最高不超過80萬元。補貼資金主要用于開展技術轉移服務發生的相關支出,且應將不高于30%的補貼資金用于為促成交易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隊或個人。
據悉,今年上海還將開展首批技術轉移工程師培訓,為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培養一批專職高端人才,助力解決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海歸上海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