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0次瀏覽來源:網絡
上海在全國率先啟動社會信用領域的地方性立法,備受矚目的《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昨天正式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哪些信息屬于信用信息,信用“黑名單“如何懲戒,一旦失信,還能否修復……這些信用領域的爭議熱點,都在《條例》中做了明確規定。請聽報道:
《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共八章五十四條。其中明晰了“社會信用”的概念,是與守法、履約狀況關聯的客觀記錄。手機號碼、醫療信息等均不屬于信用信息。同時,規范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歸集等行為,市人大財經委主任委員潘志純說,這為市場信用信息采集劃定了底線:
尤其對于比較敏感的個人市場信息,草案參照國務院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規定,要求這種采集行為要經過自然人同意,并約定用途方可進行。留學生戶口而且明確了禁止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和法律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條例》明確,各級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政府采購、居住證管理、落戶管理等工作中,應查詢信用信息和使用信用產品;在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工程質量等領域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為,被視為嚴重失信行為,可對其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限制金融活動、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限制公共政策享受等特別懲戒措施。
行政機關、行業協會、企業事業單位可以建立嚴重失信名單,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黑名單”。條例草案對黑名單納入程序和條件,救濟和退出機制等都進行了規范。馬新生委員認為,這能避免企業、事業單位為了企業利益、單位利益而制定所謂黑名單,實際上侵犯了個人權益的情況出現。
我們有些地方黑名單制度,為了部門自身利益,自己制定黑名單。上海留學落戶我們這個制定過程中,黑名單的制定不是以你部門的利益為主,而是要通過一定的流程、程序,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草案還明確,各級行政機應當嚴格兌現依法向社會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依法簽訂的合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的履行情況應當作為評價政府誠信水平的重要內容。各級司法機關應當提高司法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推進司法公開,嚴格公正司法,維護公平正義。葉青委員認為這些規定非常重要,因為在建設誠信體系、建設誠信社會過程中,政務誠信、司法公信舉足輕重。
政府行使公權力,如果自己不講誠信的話,你怎么來推動、怎么來建設誠信體系,誠信社會?包括司法,司法的公信力就體現了法律的權威。留學生戶口我們現在制定這份法律的時候,把這個作為一個關鍵的、重要的條文加以規定的話,是有重要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