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0次瀏覽來源:網絡
創業人才落戶及落戶政策將有重大突破。昨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周海洋表示,對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在滿足相關條件之下,可直接落戶。據了解,相關細則年內前將出臺實施,目前政府職能部門正在研究梯度標準。
完善落戶落戶政策
此前,有消息稱,拿到風投的創業者就能落戶上海。對此,周海洋表示,上海將優化人才戶籍直接引進政策,但并非此前傳言的 ;拿到輪融資便能落戶 ;。
周海洋指出,創業人才獲得風投入戶的政策,有一定的梯度,根據獲得風險投資的不同規模等條件,可以分別獲得落戶積分、落戶轉戶籍、直接入戶三種梯度的待遇。
具體來說,對于通過市場主體評價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及其核心團隊等,直接賦予落戶積分標準分值(目前是120分);對通過市場主體評價且符合一定條件的創業人才、創業投資管理運營人才、企業科技和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及其核心團隊,落戶轉辦戶口年限可由7年縮短為5至2年。
值得關注的是,對獲得一定規模風險投資的創業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在本市管理運營的風險投資資金達到一定規模且取得經過市場檢驗的顯著業績的創業投資管理運營人才及其核心團隊、市場價值達到一定水平的企業科技和技能人才、經營業績顯著的企業家人才、在本市取得經過市場檢驗的優異業績的創新創業中介服務人才及其核心團隊,予以直接入戶引進。留學生戶口戶口若報入上海市或區人才服務中心集體戶的附同意接受函原件;戶口若報入由業務管理部門推薦的集體戶口的,用人單位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外國專家局)的請示函中須注明;戶口若報入本人購買的產權房內的,附房屋產權證。
市場主體評價作指導
周海洋介紹,原來上海的居轉戶、落戶積分都有一定條件,但長期以來,條件設置存在一些問題,比較多使用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職稱等標準,但對于風險投資人才、創業人才、企業科技技能人才、企業家,包括科技中介服務人才而言,這些標準并不太契合社會總體評價。
據其透露,今后上海將推動人才引進由體制內評價為主向市場化評價為主的轉變,以市場評價方法統籌體制內外人才引進條件,落實市場主體對創新人才的終評價權。
經初步考慮,市場主體評價的衡量標準主要包括:薪酬評價(社會貢獻)、第三方評價和投資評價。
其中,薪酬評價是指通過體現人才價值和社會貢獻的市場化薪酬水平(社保繳納基數和個人所得稅)來判別人才。第三方評價是指通過第三方組織的評價結果(如國際權威的大學排名等)來判別人才。投資評價是指通過創業孵化器和風險投資機構的篩選機制來判別人才。不過,針對普遍關心的風險投資規模、市值水平等具體數值,周海洋表示,相關標準正在制定之中。目前,政府部門已邀請風投、基金等領域專家研究梯度標準,細則年內應該會出臺實施。
而對于具體實施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漏洞,以及鉆空子的現象,周海洋稱,相關標準出臺后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也會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相關政策
此外,本市將實施更開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
其中,包括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中國綠卡辦理程序,縮短申辦周期至90天;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簽證及居留辦理程序,對經本市人社部門認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和緊缺急需專門人才申請R字簽證和居留權限,爭取開辟專門通道。
另外,上海將開展在滬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直接留滬就業試點,對在上海地區高校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且在上海自貿區、大張江園區就業的外國留學應屆畢業生,可直接申辦外國人就業手續和工作類居留證件。
除此之外,上海將為長期在滬工作外籍人才提供便利,對需要長期在滬工作的企業外籍法人代表、外籍管理人才以及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技術人才,經本市人社部門認定后,可優先辦理2至5年有效期的《外國專家證》。
建立《外國人就業證》和《外國專家證》一門式受理窗口,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優先辦理《外國專家證》,消除重復辦理和就業年齡限制現象。降低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申請本市海外人才落戶(B證)條件,延長B證有效期限到10年。
允許科研人員在職創業
未來,本市將建立更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允許科研人員在職或離崗創業,完善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兼職管理政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履行所聘崗位職責的前提下,到企業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攻關,所得收入由個人、單位協商分配。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離崗創業,并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創業孵化期內(3-5年)返回原單位的,工齡連續計算。試點將企業任職經歷作為高等院校工程類教師晉升技術職務的重要條件。
不僅如此,上海還將支持企業創新創業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職,允許高校、科研院所設立一定比例的流動崗位,吸引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和企業科研人才兼職。鼓勵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科研院所聘任企業、行業高層次人才擔任研究生兼職導師或指導教師。
完善人才分類評價
今后,本市對基礎研究人才將弱化中短期目標考核,突出學術技術水平評價,注重研究成果質量及對、社會的影響力。上海戶口若報入上海市直系親屬處,須附戶主的戶口本、戶主的房屋產權證、戶主同意入戶承諾書;戶口若報入用人單位的附集體戶口本地址首頁。對應用開發人才,強化創新創造業績貢獻評價,注重創新能力、創新成果、產學研融合等,調整不恰當的論文要求。對科技成果轉化人才,突出轉化的效益效果評價,注重產值、利潤等經濟效益和吸納就業、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社會效益。
上海還將開通職稱評審 ;直通車 ;。對回國工作符合條件的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其國外工作經歷、學術或技術貢獻可作為參評技術職稱的依據,不受本人國內任職年限限制。對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業績成就突出、成果顯著的中青年工程技術人員,可以打破學歷、任職資歷要求,申報高一級技術職稱。加大企業人才評價選拔力度,適當提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工程師(教授級)占工程師總量的比例。
加大人才激勵力度
本市還將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健全鼓勵創新創造的分配激勵機制。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各類要素參與分配,采用年薪工資、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聘任高層次科技人才,所需人員經費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額調控范圍。上海留學生落戶用人單位與留學回國人員簽訂的勞動(聘用)合同期限一年(含)以上,剩余合同期限(申請之日到合同截止日期)須六個月(含)以上。上述合同期限不含試用期。改革以短期激勵為主的國企薪酬制度,將任期激勵、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方式作為國有企業職工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