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0次瀏覽來源:網絡
設計,對具有一定規模的創業企業及其團隊,獲得一定規模的風險投資的創業及其團隊、經認定的各類技術中心研發人才,以及具有一定海外工作經歷的創新創業人才,予以直接戶籍引進。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人才大戰略被提到新高度!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5月25日舉行。全會審議并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
“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核心是要解決體制機制問題,關鍵是要依靠創新人才,基礎是要有良好創新生態環境,重要的是要有重大工程與項目支撐。”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表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解決人才問題,《意見》聚焦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分配激勵三個環節,將在國家各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之下,出臺一批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努力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全會還要求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進一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健全國內人才引進政策,改進人才居住證積分制度和直接落戶辦法,創新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拓展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加大創新創業人才激勵力度,推進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建設人才改革試驗區。
在外界看來,在科創中心建設過程中,上海提出的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證、對創新創業人才放寬戶籍限制、允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去科技創新型企業兼職等舉措都是重要突破。
權威人士透露,上海將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雙自聯動”的優勢,探索建設國家級人才改革試驗區。“協商下來,前景理想,可能性大。”
按照設計,上海將聚焦創新人才發展,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實施更積極的政策、更靈活的管理,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健全人才評價市場,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作用,使創新人才“名利雙收”、科技人才“雙向流動”。
欲試點海外高層次人才技術移民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海在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方面,計劃進一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并進行政策突破。
張江平臺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煒認為,吸引優秀的科技人才,日益成為各國加速科技創新、占領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美國先后數次修改移民法,吸引全世界受過高等教育的移民到美國,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留學生到美國深造,大約一半的留學博士最終留在美國工作;歐盟2011年5月開始實施吸引杰出人才移民的“藍卡工程”,吸引非歐盟國家的高素質人才;英國于2008年推出“牛頓國際伙伴計劃”,旨在吸引世界各國的早期博士后研究人員到英國研究機構從事2年研究工作,獲資助者每年可獲得3.4萬英鎊,如繼續在英國從事研究工作,還可獲得為期10年的6萬英鎊額度的資助。
根據相關部門的最新統計,上海目前有“兩院”院士165名,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中央“千人計劃”專家626人,占全國的15%;全國僅有的4位“頂尖千人計劃”專家,就有3人在上海;此外,上海“千人計劃”專家557人、市“領軍人才”1070人……如此規模的“人才雁陣”,在國內屈指可數。而到去年年底,在滬回國留學人才12萬余人,常駐上海外國專家8.8萬余人,約占全國的1/6;上海已連續兩年在“外籍人才眼中最有魅力的中國城市”榜單上位列首位。
不過,權威人士認為,雖然上海具有較強的人才優勢,但是對人才的吸引工作力度還不夠,今后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政策將更開放,并爭取一些政策先行先試。
據悉,這些爭取的政策包括:試點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技術移民制度;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證、人才簽證、居留證的辦理程序,對長期在滬工作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優化辦理2—5年有效期的外國專家證;完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制度,降低科技創新人才的申請條件,延長有效期限最高到10年。
綠卡是一種給外國公民的永久居住許可證,持有綠卡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免去入境簽證,在很多方面可以享受“國民待遇”。不過,去年上海只簽發了366張中國“綠卡”,人才類的僅有56張,遠遠不能滿足上海引進全球高端人才的需要。
相比之下,美國每年發放100多萬張綠卡,其中高層次人才職業移民綠卡達14萬張。留學生落戶政策新加坡有創業移民的綠卡。
自2004年8月起,中國綠卡制度由公安部、外交部開始實施,目前已為近5000名外國人辦理了永久居留手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海外高層次人才及其家屬。
權威人士透露,現在上海已經辦理了大概2000張綠卡,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留學生落戶咨詢今后要加大辦理力度。目前上海已經和國家相關部委溝通,相關方面支持上海大膽試大膽闖,比如目前辦卡需要半年,可以縮短到3個月。
陳煒認為,持有綠卡意味著持卡人擁有在簽發國的永久居留權,在一定時間內免去入境簽證,還能解決他們普遍關心的就業、投資、職稱、子女教育、社保、住房公積金、購房、辦理金融業務、購物、旅行、駕照等“國民待遇”問題。目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已可長期居留,希望能夠擴大到“上海千人”、“浦東百人”,以及重點創新創業團隊中的高端研發人才和總部高管人才。
此外,權威人士透露,眼下,上海正爭取人社部支持,允許在滬外國留學生畢業后直接留滬就業試點,這個試點計劃是落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而根據相關規定,在滬外國留學生必須要有兩年工作經驗才能在中國就業。
獲得一定風投,可以直接給戶口?
普通戶口方面,上海也希望有突破。
按照設計,上海將完善針對科技創新人才的“居住證——居轉戶——戶籍”政策體系,突出創新業績的貢獻、收入水平等市場評價標準,提高創新創業實績的分值權重。留學生戶口
對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科技創新人才。居轉戶年限可由7年縮短為5—3年。對具有一定規模的創業企業及其團隊,獲得一定規模的風險投資的創業及其團隊、經認定的各類技術中心研發人才,以及具有一定海外工作經歷的創新創業人才,予以直接戶籍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