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0次瀏覽來源:網絡
上海正在細化第四次戶籍改革以吸引人才。留學生落戶中介上海留學落戶上海落戶其中一種方案建議實行打分制,凡滿足七大類指標累積得分達到100分者,即可具備入戶上海的條件,包括:1.學歷;2.在滬就職;3.在滬繳納社會保險;4.在滬繳納個人所得稅;5.外省市工作資質;6.特殊成就;7.在滬創業投資納稅。 這一方案在公平性、普適性和可操作性上都比以前有所提高。它事實上給了公眾對于未來的明確預期,有利于公民通過合理合法的努力,去為自己和社會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比起當前很多地方過于嚴苛地規定哪一類人才可以入戶,上海的綜合積分制更科學、更普適、更公平。這樣的綜合積分,也使戶籍人口的增加始終處在有序的、財政和社會都能容納的范圍內,防止入戶“井噴”導致可能的公共資源緊張,是一種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相比之下,上海在戶籍改革上就明顯落后于上海。2009年上海兩會期間,人民網與《法制晚報》聯手推出“上海2009兩會,您最關注什么?”的網上調查。結果投票者最受關注的是“外來人口的待遇能否和上海人平等”的問題??梢钥吹?,在社會福利被區別對待的現實下,上海外來人口普遍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中。也許對于那些沒有上海戶口而仍繼續生活在上海的人士來說,這種焦慮仍然要繼續下去。 上海并非在戶籍改革問題上毫無作為,它也在不停地去探索一些控制人口的方法。2009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就首次提出上海將“逐步實施人口調控目標責任制”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海平也表示,“上海市將進一步采取經濟的、服務的手段來抑制人口的過快增長,引導人口在上海市空間上合理地流動,實現人口分布的均衡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人口壓力。仔細分析這一提法,會發現它的目的僅僅是“引導人口在上海市空間上合理地流動”,對于那些迫切渴望獲得上海戶口的人來說,缺乏實質意義上的幫助。 經濟發展的好,必然能吸引更多人口。上海希望通過經濟手段來引導人口在上海市空間上合理地流動,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是要想從整體上控制上海人口的規模,通過經濟手段似乎有些力不從心。上海不可能放棄發展經濟,甚至不會放慢經濟發展的速度。當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外來人口的高增長。由于戶籍壁壘,也帶來了外來人口與本地戶籍人口社會福利待遇的不平等,比如外來人口子女就學在上海依然是個難題,特別是上高中尤為艱難;兒童醫保只限于本市戶籍;生育保險只限于“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職工”;兩限房、經適房、廉租房始終將外來人口排除在外……死守住這個“戶籍制度”,其結果可能會把人們的怨氣積累起來的,最后反而會加劇社會矛盾,對首都的社會和諧不利,對建設“首善”之都的目標不利。上海也許正是看到了這些弊端,所以才另辟蹊徑。上海的戶籍管理正在向更科學、公平、普適和更加人性化的方向邁進。同為人口密集、外來人口眾多的特大城市,上海有太多的理由需要學習上海的經驗?,F在最好的就是人才引進政策,父母符合條件,孩子隨調,有暫住證就可以參加上海卷的高考,這是合法的關于外來戶口在上??荚嚨姆椒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