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00次瀏覽來源:網絡
最近一條短信在上海引發了熱議。江蘇南京師范大學就業辦老師最近給該校數千名大四學生群發了一條手機短信,言簡意賅地給他們分析了如果可以成功申請成為一名上海寶山學校的教師,他們是如何可以分分鐘賺500萬的!
這條短信發于一場寶山17所學校集體在南師大舉辦的招聘會之前,而這位黨姓就業辦老師的目的是鼓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應聘。“寶山教育局有17家學校來招聘,不僅全部事業編制,而且一兩年內解決上海戶口!上海戶口!上海戶口!”這位老師在短信中寫道。
如果說寫到這兒也算點到為止的話,那接下來這些話黨老師貌似就有點過了。“你拿100萬也買不到的上海戶口……沒上海戶口,人家上海少爺妹子根本不搭理你,順手就從公公or丈母娘那兒騙一套400萬的房子,加上戶口,你凈賺500萬。”
就是這么幾句激動人心的分析讓本該在南師大三五千人規模的大四畢業生中流傳的就業辦短信就這么傳上了網,進入了上海成千上萬網民的視線,一時間討論就炸開了鍋。對于上海這座本就擁擠的城市來說,本地居民們對不停涌入的非戶籍人口本就有著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
雖然在短信成為話題以后,黨老師也公開在媒體上表示道歉,并解釋這只是一種幽默的表述方法,然而他言語中對上海人排外心態的描寫卻或許代表了不少非上海戶籍人口對上海本地人的看法。同樣重要的是,他的陳述也反應了每天來到上海的非戶籍人士對上海戶口的渴望。
事實上對于一般的非戶籍人口,通過居住證轉戶籍至少需要經過七年的時間。留學生落戶上海留學落戶然而為了讓學校的招聘政策更有吸引力,對于這么一批在公立學校享受事業單位編制工資卻普遍不高的人民教師來說,一個上海戶口無疑是個極大的誘惑。
然后事實卻很殘酷,上海戶口可以幫學校贏得更多的應聘者,但是他們卻無法提升這些員工的忠誠度。留學生落戶咨詢
十年前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同班有五個非本地戶籍的同學一起應聘上了嘉定某高中。一年多之后我驚聞他們集體辭職了,我訝異于人民教師是如何受到戶籍政策的特殊照顧,更惋惜學校為了栽培這幾個初出茅廬的新教師投入的精力和時間 – 沒想最后都打水漂了。畢業一年多之后拿上了真正的上海身份,他們回到市中心區域,開始了真正的職場打拼。顯然教師這個平臺對于他們而言,目的很純粹,為的就是高效的拿下上海戶口。
在上海這樣一座如此現實的城市,房子也貴,生活開銷也高,如果要堅守在教師這樣一個清貧的崗位要的是教師本身對職業的熱愛和對孩子無怨無悔的付出。
上海最不需要的就是每年數以萬計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師范大學畢業生,在沒想好要如何教書育人,在沒想好這個職業對于他們個人和對于千千萬萬上海家庭而言意味著什么的時候,就沖著這事業單位鼓舞人心的戶籍政策來應聘。
這不僅對于教師這個職業來說是一種諷刺的現象,對于上海有著孩子的家庭來說更是一種打擊。
南師大就業辦的老師說這短信就是一種幽默的表達方式。幽默也好現實也好,卻倒是真正給上海的教育管理部門提了個醒:我們是不是要繼續為外地籍的教師提供如此便利的戶籍政策?這樣的政策是否反而壞了我們的教師團隊?如果要人民教師和其他任何職業的人群一樣面對同樣的戶籍政策,這樣是否公平一點?當然更加重要的是,這樣對于上海的孩子們來說更公平一些。